第一套人民币紧锣密鼓的比赛展开带来无限悬念的设计、印制和发行是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相伴而行的。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紧锣密鼓的比赛展开带来无限悬念,伴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酝酿、筹划紧锣密鼓的比赛展开带来无限悬念,第一套人民币开始了它的设计、印制。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与发行对解放战争的推进,对解放区的货币统一,对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建设,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它于1947年秋天起在晋察冀边区及其紧锣密鼓的比赛展开带来无限悬念他解放区开始设计、印制,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人民币随即公开发行。
委托东北局代印
第一套人民币的过程
1947年冬天,中国人民银行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新币的设计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着。当时,中央为保证刘邓大军在中原出征的需要,加紧组织华北等地区的印钞厂印制中州农民银行票以支援战争,很难再抽出更多的力量承印新币。同时,中央经过前期考察,认为只有东北解放区的印钞能力和技术能够适应新币生产的需要,因此董必武提出了请东北局协助代印新币的主张。征得中央同意以后,董必武迅速发电报给东北局,请其代为印制一批新币。
中共东北局、东北银行大力支持,并将此事交给设在佳木斯的东北银行印钞厂办理。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计划:东北条件好,将大面额票币,即500元和1000元两种交给他们印刷,印制一万令纸,总额为2240亿元,预计7月底可以完成。小面额票币继续在华北印刷。194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托付东北交流华北财政经济工作经验的中央财政经济部的吕克白同志代为了解印制情况,并商定所印钞票稳妥运到华北的路线。经商议确定,印好的钞票,由东北局派专人负责送到胶东,再由胶东送到华北。为了防止意外,还商定印刷的钞票上不加印图章和号码。对此,1948年6月6日,在《中央财政经济部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目前工作纲要》第三部分中曾有这样记述:
“三、计划与进行印制新票币
1. 新票币数量与面额的印制计划。
2. 完成券运输与保管。
3. 印制力的调查与票纸的筹备问题。
4. 统一印刷的准备工作。”
1948年中,中央发电报指示东北局,500元券停印。
1949年2月,东北银行代印的1000元券途经海路至山东再转运至石家庄。但运回的新币按照事先规定,都是没有裁开的大张,而且只有每一大张的号码,没有每一小张票面的号码。所以新币在运抵华北以后,又在石家庄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印刷厂进行了一番加工,再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部门的检查、验收,才完成了钞票的印制全过程。
遗憾的是,这几批钞票最终没有能赶上第一套人民币第一批的发行,而是在日后才陆续发行。
佳木斯印钞厂与关内地区
印钞厂印制的新币有所不同
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华北与东北之间的交通很困难,因此,请东北代印的人民币票版主要由东北银行工业处佳木斯印钞厂设计。设计者为日本籍设计师井原,纸张分别是苏联和佳木斯生产的水纹纸,油墨是从当地市场采购的。从票币的格局来看,东北银行设计的票版(1948年)与关内印刷局设计的票版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区别是:
东北银行印制的1000元券票面
图片来源:《中国名片:人民币》
票面的长宽比例不同:关内设计的约为2:1,东北银行设计的约为2:0.8;字体不同:关内设计的票面文字“中国人民银行”、“壹仟圆”等字,均由董必武书写,字体秀丽大方,而东北银行设计的票面文字则不是董老所书;关内设计的票币背面正上方均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以区别于“法币”采用的英文字母,而东北银行设计的票面背面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关内票券所用纸质较杂,同一版票币前后所用也参差不齐,东北银行票券纸质较好且有菱花水印,可以说人民币的钞纸水印便开始于此;关内各版罗马冠字均在左上方,号码在右上方,东北银行票券的冠字在右,号码在左。 【1】
【1】注释:出自《中国名片:人民币》
相关阅读
【周末专栏——钱币故事】第六十九期:诞生 | 战争环境里诞生的第一套人民币(四)
【周末专栏——钱币故事】第六十七期:诞生 | 战争环境里诞生的第一套人民币(三)
【周末专栏——钱币故事】第六十五期:诞生 | 战争环境里诞生的第一套人民币(二)
【周末专栏——钱币故事】第六十三期:诞生 | 战争环境里诞生的第一套人民币(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为“工银金行家”。
【免责声明】:文章底部的“相关阅读”板块(如有)为微信平台推送的延伸阅读,非工商银行发布,工商银行对其内容、观点、结论等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点“在看”给我爱游戏体育一朵小花哦~
发表评论